3月29日,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0測評成果發布會舉行,備受關注的“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0”、“TOP500房企首選供應商服務商品牌”等系列測評榜單揭曉。

- 官方網站:
- 中房網 www.meituoguo.cn
- 網絡支持:
- 樂居財經
- 聯合發布:
- 新華社、中新社、中國證券報、上海證券報、證券日報、經濟日報、21世紀經濟報道、第一財經日報、中國經濟時報、中國企業報、華夏時報、工人日報、中國新聞周刊、中國城市報、中國房地產業、中國房地產金融、北京日報、新京報、北京青年報、北京晚報、北京商報、新聞晨報、東地產、勞動報、每日商報、錢江晚報、青年時報、廣州日報、羊城晚報、深圳商報、南方都市報、東莞日報、武漢晚報、南方日報、都市熱報、重慶商報、海西晨報、海峽都市報、廈門日報、海峽導報、廈門晚報、成都日報、昆明日報、春城晚報、都市時報、云南日報、南寧晚報、西安日報、南國都市報、深圳特區報、海南日報、香港文匯報、大公報、東莞廣播電視臺、新華社客戶端、新華網、新華網客戶端、中新經緯、人民網、中國新聞網、環球網、中國網地產、中華網房產、中國消費者網、中國城市網、華商網、微博房產、今日頭條、一點資訊、騰訊房產、鳳凰房產、和訊房產、網易房產、搜狐焦點、BTV房產、財經網地產、365房產、藍鯨財經、36氪、安居客、諸葛找房、野馬財經、安家、房掌柜、第一地產、易居中國、易居企業集團、丁祖昱評樓市、克而瑞、易居研究院、克而瑞地產研究、克而瑞地產觀察、地新引力、房教、克而瑞房價北京、廈門地產咨訊、福州地產咨訊攸克地產、真叫盧俊、地產人言、地產總裁參考、深圳壹地產、地產大爆炸、地產夢工場、時尚家居、深悅會等。
-
新華社
-
中國證券報
-
上海證券報
-
證券日報
-
經濟日報
-
中國新聞周刊
-
北京日報
-
北京商報
-
新聞晨報
-
東地產
-
勞動報
-
廣州日報
-
海峽都市報
-
每日商報
-
南方日報廣州
-
南方日報東莞
-
南方日報深圳
-
錢江晚報
-
廈門日報
-
廈門晚報
-
深圳商報
-
深圳特區報
-
羊城晚報
-
云南日報
-
重慶商報
-
海南日報
-
南寧買房參考
-
南寧買房推薦官
-
中國房地產金融
-
華夏時報
-
工人日報
-
成都日報
-
昆明日報
-
春城晚報
-
東莞日報
-
都市熱報
-
都市時報
-
今日頭條
-
21世紀經濟報道
-
中國經濟時報
-
中房報
-
東莞廣播電視臺
-
新華社客戶端
-
新華網
-
新華網客戶端
-
北京青年報
-
新京報
-
中新經緯
-
中國新聞網
-
網易房產
-
第一地產網
-
中國網地產
-
中華網地產
-
中國消費者網
-
中國城市網
-
華商網
-
云南網
-
房訊網
-
鳳凰房產
-
和訊房產
-
微博房產
li>
-
搜狐焦點深圳
-
網易深圳
-
丁祖昱評樓市
-
易居中國
-
易居研究院
-
易居企業集團
-
優采平臺
-
廈門地產咨訊
-
克而瑞房價北京
-
諸葛找房
-
攸克地產
-
一點資訊
-
野馬財經
<
-
房掌柜
-
地產瞭望
-
安居客
-
安家
-
房訊網
-
房教
-
財經新地產
-
財經網地產
-
365房產
-
藍鯨財經
-
真叫盧俊
-
地產人言
-
地產總裁參考
-
深圳壹地產
-
地產大爆炸
-
深悅會

搜狐焦點東莞


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
陳宜明
當前,對于房地產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,有的企業持積極的態度,有的企業持消極的態度。實際上,企業都應該靜下心來,臥薪嘗膽,提高品質,謀求一定的轉型發展。房地產行業的轉型發展概括為從三個方面加以努力:一是更加遵紀守法;二是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;三是要提供更好的項目品質。[詳情]


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執行院長、易居企業集團CEO
丁祖昱
去年行業經歷了巨大變革,今年整體榜單變動情況較大。前10強有20%的變動,前50強有26%的變動。同時,企業資產規模整體增速明顯放緩,同比增長了10%左右;凈資產均值211億元,同比增長18%。增速雖然放緩,但依然還有增長。2021年雖然房地產行業經歷了更多的波折,但是TOP500房企依然是整個行業的標桿,依然是整個行業企業的榜樣,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繼續引領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。[詳情]

-
楊成長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
不管政策松與緊,房企轉型是必然
中國房地產市場不管怎么變,從增量向存量,從數量向質量,從直接房地產消費到房地產聯動消費的轉變是不可改變的。無論現在政策松與緊,房地產企業的轉型都是必然的。詳情
-
許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
房地產政策效益傳導到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
房地產行業現在都在保民生,保交樓,所以房地產投資實際跌幅有所收窄。但從土地購置、房屋銷售和房企融資等角度看,房地產行業資金循環仍然不暢。房地產行業政策的傳導,在大環境下其效益傳導到市場到經濟還需要時間。詳情
-
周忻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、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
重識地產行業,救企業、幫供應鏈、保交付
經歷這次大震蕩之后,整個地產行業的模式需要重新認識、甚至重構。建議不要僅僅盯著救項目,更要救企業;不要光關注金融風險,更要去解決房地產上下游供應鏈的問題;不要只看著行業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保交付。詳情
-
林峰 旭輝集團CEO
房企要學會適應行業正常變化
最近大家都覺得房地產行業非常困難,壓力非常大,因為這個行業20年來基本上沒有碰到過這么多因素疊加在一起。一家企業對行業沒有任何扭轉的能力,但是要學會適應,因為這就是行業正常的變化。詳情
-
陳梅 上海樂邁石晶科技有限公司亞洲總裁
不能忽視綠色建材對房地產的賦能
當前房地產的形勢,包括低增長、降紅線、新主體、高質量、創多元、踐雙碳驅使下,行業的發展,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、綠色建材如何賦能房地產,也是不能忽視的,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加分項。詳情

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測評榜單
- TOP100
- TOP101-200
- TOP201-300
- TOP301-400
- TOP401-500
排名 | 企業名稱 |
---|
排名 | 企業名稱 |
---|
排名 | 企業名稱 |
---|
排名 | 企業名稱 |
---|

- 年度特征
- 企業規模
- 風險管理
- 盈利能力
- 成長潛力
- 運營績效
- 產品品質
- 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
-
1.銷售市場前熱后冷 政策鼓勵健康發展
- 2021年,我國房地產市場政策延續“房住不炒”的基調,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,加強預期引導,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。
- 2021年政策調整較為高頻。據克而瑞統計,地方政策加碼約250次,屬歷史高位。尤其深圳、廣州等熱點城市對土地供給、房產開發、預售交易各環節進行全面調控。2021年下半年,隨著市場轉冷,部分市場壓力較大城市現政策松綁,多地出臺“限跌令”和財稅托市政策。
-
2.綜合實力萬科第一 行業排名變化較大
-
- 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0前三位由萬科、中海、保利占據,碧桂園、招商蛇口、華潤、龍湖、融創、金地、新城分列四至十位。2022年,榜單變動率明顯變大。其中,TOP10變動率為20%,TOP50變動率為26%。產品品質優秀,財務成本控制良好的房企排名提升明顯。規模巨大,但流動性出現問題的房企則排名下降較多。
-
-
3.華東華南優勢依舊 中部連續三年攀升
-
- 以TOP500房企總部所在地區域為標準進行劃分,其中,華東地區占比38%,華南地區占比21%,中部地區占比15%,同比有所提升;華北地區占比17%,西部地區占比7%,東北地區占比2%,同比有所下降。華東、華南企業數量占比近六成,中部地區占比略有提升,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。
-


經濟政策環境:國民經濟持續恢復 調控政策先緊后穩
-
- 2021年,在國外政治環境動蕩、國際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,國民經濟運行穩定恢復,就業民生保障有力,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。
- 房地產行業在"房住不炒"的大背景下,去杠桿、降風險貫穿全年。上半年通過"三道紅線"、"兩道紅線"調控房企債務情況,收緊融資環境。下半年,由于資金鏈斷裂,部分房企出現違約事件。在對房地產信貸政策糾偏后,涉房融資環境有所放松。在一系列政策出臺調控下,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去杠桿周期。行業經歷了"先揚后抑",部分房企在此輪調控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經營風險,并對市場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。為了促進行業良性發展,中央監管部門和各地出臺相關政策,引導市場平穩發展。但無論是刺激消費端的鼓勵性政策,還是規范市場行為類的措施,均是在"房住不炒"的基調下落實。
市場運行情況:行業規?;疽婍?地區分化格局加劇

-
- 2021年,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前高后低的轉變,全年銷售規模再創新高,但增速下降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79433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1.9%;全年商品房銷售金額為181930億元,同比增長4.8%。
隨著各項調控政策的收緊,房地產市場步入寒冬,全國各項數據指標增速下降,各地區銷售情況持續分化,東部和中部地區同比上升,西部和東北部地區同比下降??傮w來看,東部和中部經濟較西部和東北地區發達,人口集聚效應依然明顯,西部及東北地區市場需求透支,銷售規模上漲難以為繼。
2022年,房企的債務償還壓力十分巨大。目前房企違約潮仍繼續爆發,金融機構的白名單也主要針對國企央企以及部分優秀的民企,短期內大部分企業的償債壓力難言改善。

行業發展格局:房企告別白銀時代 行業分化繼續加劇
- 2021年,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步告別“白銀時代”。政策上,房地產行業延續“房住不炒”的基調,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。同時,行業銷售規模逐漸見頂,房企內部分化加劇。具體來看,2021年,房企流動性危機集中爆發,房地產行業高周轉模式遇到瓶頸。上半年,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,“三道紅線”試點范圍擴大、貸款集中度管理全面實施、22城雙集中供地首次推出、嚴防與查處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、多地推出學區房新政與二手房指導價政策等;下半年,全國房地產市場快速趨冷,房企去化困難,資金流出現問題。從流動性危機的具體表現看,房企面臨商票逾期、債務違約、理財逾期、股權凍結等問題。
企業經營動向:積極挖掘管理紅利 努力探索第二曲線

- 2021年,房地產行業始終堅持“房住不炒”總基調不變,在“三道紅線”、“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”、“集中供地”、重點房企限制投銷比等政策下,房企擴張受到限制,增速下滑,業務布局有所調整。面對前所未有的行業調控,許多房企通過戰略收縮、調整組織架構、降本增效來控制成本、提高現金流。一方面,房企通過出售項目或資產回流資金,以應對不確定的市場風險。另一方面,不斷有房企通過提前贖回境外債、大股東增持公司股票來提振市場信心。
社會在不斷進步,房地產行業已不再處于僅僅依靠提高市場規模、依賴房價上漲就能實現利潤增長的時代了。存量時代,快速賺大錢的機會越來越少,持續、精細化經營漸成主流。在主業方面,需回歸產品本身,精耕細作、持續打磨,尋找新的營銷路徑,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兼顧民生保障。在第二曲線上,有別于以往“多線開花”的投資模式,未來房企需要理性選擇賽道,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
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9月,是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,并經上海市民政局登記注冊,國內首家具有法人實體地位的專業房地產研究機構。匯聚了來自著名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知名企業的數十位知名學者和上百位業界精英,形成了一支專業、高效、務實的研究團隊。
- 2022
- 2021
- 2020
- 2019
- 2018
- 2017
- 2016
- 2015
- 2014
- 2013
- 2012
- 2011